新疆,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,新疆大部自西漢便屬中國,今天新疆大部分從中國西漢一直到西晉都屬于中國版圖,唐朝再次納入中國版圖,元朝時為蒙古族察合臺汗國地,清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。漢稱西域,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,這一名稱自西漢出現于我國史籍。不時被北方游牧民族侵占。最后一次被侵占是在明清換代時期。1757年,清乾隆帝再次收復故土,把這片土地命名為“新疆”,取“故土新歸”之意。 天山山脈將新疆分為南北兩大部分。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、天山以北為北疆。 在新疆人眼中,南疆與北疆是截然不同的:北疆意味著高山和草原,意味著喀納斯和那拉提草原;南疆則意味著沙漠和戈壁;北疆意味著草原文化,南疆則意味著農業文明;北疆意味著哈薩克和衛拉特蒙古,南疆意味著維吾爾和塔吉克;北疆意味著駿馬和歌聲,南疆意味著木卡姆和舞蹈。今天新疆大部分從中國西漢一直到西晉都屬于中國版圖,唐朝再次納入中國版圖,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設置阿里麻里(阿力麻里)行省,但不久就并入察合臺汗國。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設立行省。今烏魯木齊一帶曾設置別失八里行省,后一度被察合臺汗國占據,后期重新成為元朝的轄地。元朝時部分為蒙古族察合臺汗國、窩闊臺汗國地,清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。 新疆原有漢族、維吾爾族、哈薩克族、回族、柯爾克孜族、蒙古族、錫伯族、塔吉克族、烏孜別克族、滿族、達斡爾族、俄羅斯族、塔塔爾族等13個歷史悠久的民族,F在還有其余東鄉族、壯族、撒拉族、藏族、彝族、布依族、朝鮮族等47個民族。